华夏时报记者王兆寰北京报道
在2025年农历蛇年春节来临之际,A股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利好。
2025年1月22日晚,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随后,1月23日上午9点,国务院新闻办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按南方是小年,昨天是北方的小年,大事儿不过夜,更不能过年,所以我们只争朝夕。”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会议如是表示。
在专业人士看来,春节前发布政策彰显了监管层“稳股市”的积极态度,直击痛点,增量资金有望超预期。同时,随着中长期资金的加速布局,不仅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劲的流动性支持,提升投资者信心,还将引导更多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和清洁能源等领域注入活力,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稳股市”提振信心
1月23日上午9点,国新办就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吴清在会上指出,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也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实施方案》确定了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投资A股实际规模、比例的一些具体明确指标要求;更着眼长远,从建立适配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投资政策、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制度安排,可以说“干货”满满。
可以看到,2024年9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其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稳住股市,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
紧接着,9月26日,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的重点工作安排。
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研究员高超认为,《实施方案》延续了“9.26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思路,在春节假期前发布政策,彰显政策端“稳股市”的积极态度,提振投资者信心。
同时,明确引导大型国有险企增配A股,同时拉长险资和养老金考核周期,提高长期资金对权益资产波动的容忍度,直击堵点,提升长期资金增配权益资产动力。优化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模式,有利于引导养老金稳步入市。
增量资金可观
对于中长期入市资金,投资者期待的是“到底有多少”?
在新闻发布会上,吴清透露,对公募基金,明确其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也意味着将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的长期资金。
同时,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
对此,景顺长城基金认为,险资与A股市场共荣共生,作为A股市场坚定的价值投资者,贯彻落实“长钱长投”,对险资资负平衡和A股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都有利。
目前,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过4.4万亿元,占比12%,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占比9%。从中国国有大型商业保险公司资金运行的情况来看,加大资本市场投资力度仍有一定的空间。预计2025年国有大型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保费剔除到期、赔付和手续费)可达近1万亿元,预计有望推动近3000亿元资金入市。
景顺长城基金指出,长期看,随着市场多方长期资金力量加大对A股布局,长期看好权益市场发展。相信随着A股上市公司股东回报逐年提升,A股将逐渐形成更为健康和长期的资本市场投融资环境,培育行业主体长期稳健经营与投资理念。
据开源证券进一步测算,险资和公募增量资金可观。2024年年末公募基金持有股票总市值5.9万亿元,10%每年增长对应0.59万亿元增量资金。
同时,养老金潜力也较大。2024年10月,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指出,我国养老基金、企(职)业年金权益资产比重10%左右(上限40%)。养老金权益投资占比提升1%/5%/10%将带来0.17/0.83/1.66万亿元的增量资金。
此外,吴清还指出,这次《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对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性突破,可以说是解决了多年要解决没解决的问题。
吴清直言,从境内外实践经验来看,这也有利于改善各类中长期资金投资回报,实现共赢。
春季行情可期
1月2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保险、证券等板块指数涨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小幅收涨;1月24日,A股震荡走高,三大股指全线上涨。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施方案》正式出台,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增加入市力度,优化资本市场的生态结构,提高权益类资金的规模和占比,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同时也将提升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降低市场波动。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A股市场2025年上行机会大。宽松流动性和逆周期财政政策不断推出,加上可能边际改善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在2025年实现触底反弹机会大,带动A股市场表现。
在袁华明看来,春节前后存在降息降准的机会,美国新政府使得中国的外贸环境有边际改善机会,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袁华明直言,美国新一届政府减少管制政策方向客观上更有利于几个大的美国科技公司,A股市场近期政策环境对科技成长方向也是相对友善,科技成长方向机会更大一些。
中海外钜融投资总监冯昊认为,首先,2024年9月底以来政策底明确宁波股票配资,市场悲观预期和此前的熊市思维有所扭转,这一点还在持续;其次,岁末年初以来的下跌主要反映了市场对特朗普上台利空政策的提前定价,但目前看这种担忧存在一定的修正空间;再次,目前国内A股和债券、海外股市相比都有明显的性价比,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最后,相关政策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可能会一定程度改变市场运行逻辑,即以前是经济好股市才好,而以后股市可能是提振经济、改善结构的重要抓手,股市好经济才能好。行业和板块方面最看好科技成长,尤其是硬科技方向,这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炒股论坛平台_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_恒汇证券观点